本文介绍了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和政治家田登的生平事迹,以及他的清高自傲之名的由来。
原文:
田登,字公明,东莞人也。年二十一,以孝廉为郡吏。既而县官以其才能过人,乃拜为郎,郎中数迁,至为扬州刺史。及卒,时年五十有五。
登初为吏,每出必以白衣、素冠见人,不以官服炫显。时人以其鄙陋,或有侮之者。登由是矜而不怍,推而自进,日以精勤自厉,于是鄙陋之名,遂为清高。
登常恶游宴,崇尚清静。嘗言:“吾欲为天下清浊之变,必先自正其心,故居处无非雅素。”遂不延伸朋友,乃修身养性,四方之士,多归之门下。
翻译:
田登是东莞人,字公明。年仅二十一岁时便以孝廉身份成为郡吏。后因其才能过人,县官拜他为郎,随后几次晋升,最终成为扬州刺史。逝世时年五十五岁。
田登初担任吏职时,每次出门都穿白衣、素冠,不以官服炫耀。由于他的穿着被认为是鄙陋的,因此有人侮辱他。田登因此显得自信而不怯懦,自我推进,每日精勤自律,于是鄙陋之名便转化为清高之名。
田登常常厌恶游玩宴乐,崇尚清静。他曾说:“我想要改变天下的清浊之辨,必须先正本清源,所以我居处无非雅致素净。”因此他不去招揽朋友,只是修身养性,结果四方的士人都纷纷投奔他门下。
注释:
- 田登: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,以清高自傲而著称。
- 孝廉: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称号,指在乡试、会试和殿试中都考中的考生。
- 郎:汉代时期的官职之一,属于中低级别。
- 扬州刺史:南朝时期的一种地方行政官职,辖区为扬州地区。
- 鄙陋:指低微、不起眼的样子。
- 清高:指清澈高远,不受俗世迷扰的精神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