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讲述了著名文学家袁枚的诗歌《登科后》中的一句“牧童骑黄牛,歌声振林樾”的背后故事,以及这个故事所表达的生活态度。
袁枚,字伯鲁,是清代著名文学家、思想家、政治家。他的诗文富有情趣、机智幽默,被誉为“江南才子”。
有一首被广为传诵的诗歌《登科后》,其中一句“牧童骑黄牛,歌声振林樾”便出自袁枚之手。这句诗句描绘了牧童骑着黄牛,在山林之间高唱着歌曲,歌声回荡在林樾之间,充满了生机和活力。
这句诗歌如此动人,以至于许多人都想象着袁枚亲眼所见这个情景。而在袁枚的《随园诗话》中,他曾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,与这句诗歌有关。
袁枚在一次外出游玩时,遇见了一位牧童,他骑着一头黄牛,高歌着,歌声回荡在山林之间,让人感到十分惬意。袁枚也被这位牧童的歌声所吸引,便想要捕捉身旁的鸣蝉,与牧童一起欣赏自然的美妙之音。
可是,正当袁枚和牧童一起寻找鸣蝉的时候,袁枚却突然闭口不语,不再继续寻找。当牧童问及原因时,袁枚回答说:“我原来是想捕捉鸣蝉,以便更好地欣赏你的歌声。可是现在,你的歌声已经让我忘记了鸣蝉,我只想听你唱歌。”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生活中充满了美好的事物,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,就会有更多的收获。而袁枚的这句诗句,则是将这个美好的情景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,让人们可以一遍遍地品味和感受。
总结
袁枚的诗歌《登科后》中的一句“牧童骑黄牛,歌声振林樾”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情景,而他在《随园诗话》中讲述的故事,更是让这句诗歌更有生命力。生活中充满了美好,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,就会有更多的收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