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介绍了《诗经·小雅·登徒子》这首古代诗歌,解析了其中的意思和寓意,并探讨了“登徒子”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和引申。
什么是登徒子
“登徒子”是一个汉语词语,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登徒子》这首诗歌。该词的意思是“登高望远的人”,常用来比喻志向高远、有远大抱负的人。
诗歌解析
《登徒子》是一首古代诗歌,全诗共有六句,每句五个字,以平仄相间的方式组成。诗歌描写了一位年轻人登上高山,俯瞰远方,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。
诗歌的第一句“登徒子屋,屋其下启。”中,“登徒子”指的是年轻的士人,而“屋”则是指他的住所。这句话意味着他已经登上屋顶,准备出发了。
第二句“屋之下启,启我扉扉。”中,“启”指的是打开门扉的意思,表示他已经准备好了。第三句“彼君子兮,不素餐兮。”中,“君子”是指有志向、有抱负的人,“不素餐”则是指不满足于现状,追求更高的目标。
第四句“登彼阿山,言采其芝。”中,“阿山”指的是高山,“言采其芝”则是指取得了成果。第五句“言我且末,末吾与女迕。”中,“且末”是指未来,“与女迕”则是指和他的伴侣一起追求理想。最后一句“多君之饥,亦吾事也。”中,“多君之饥”是指许多人的饥饿和疾苦,表达了他要为人民服务的决心。
意义和引申
“登徒子”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常用,但其寓意却历久弥新,仍然有着深远的意义。它代表着对自由、民主、平等、公正等价值观的追求,也代表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。
“登徒子”这个词还常被用来形容那些不甘平庸、有远大抱负的人。他们不满足于眼前的成就,更渴望在未来创造更大的价值。因此,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表述:“他是一个登徒子,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