介绍了“如履薄冰”这个成语的含义、典故来源和用法示例,提醒人们在行动时需要谨慎小心。
“如履薄冰”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,形容行动时非常谨慎小心,好像在薄冰上行走一样,随时可能失足滑倒。
词语解析
“如履”表示“像走”,“薄冰”表示“很薄的冰层”。整个成语的意思就是像在薄冰上行走一样,需要时刻保持警惕,非常小心谨慎。
典故来源
“如履薄冰”这个成语最早出自《左传》,其中描述了鲁国大夫季氏对待政治事务的态度:“季氏将伐颛臾,冬,十月朔,霜始降,士众皆惧,色沮,不可以扶军;季子曰:‘矜人之力,不以险道,此莫大之谓也。’遂行军,至于旬,而士卒已益惧矣。先是齐人尝为余子所败,鲁人恶之。及季氏将伐之,曰:‘余子何人,敢奉齐国之难!’以此士气始振。”
季氏认为,如果军队不经过危险的道路,那么就无法展现士兵的力量,因此他让军队像在薄冰上行走一样,小心谨慎地前进。最终,鲁军成功地攻占了颛臾。
用法示例
“如履薄冰”可用于形容一种非常谨慎的态度和行为方式,也可以用于提醒人们在面对重大决策时需要小心谨慎,不要轻易行动。
例如:
- 在面对陌生人的搭讪时,我们应该如履薄冰,保持警惕。
- 在决定职业生涯时,我们要三思而后行,如履薄冰。
总之,“如履薄冰”这个成语提醒我们,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谨慎小心,不要掉以轻心,否则就像在薄冰上行走一样,可能随时会跌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