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介绍了大气层的定义、高度、作用和变化,让读者了解地球周围的气体层以及其对生命的重要作用。
什么是大气层?
大气层是指地球周围的气体层,是地球与外部空间之间的分界层。大气层主要由氧气、氮气、水蒸气等组成,同时包括微量的氩气、二氧化碳等气体。
大气层的高度
大气层的高度因地而异,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:
- 对流层:0-12公里
- 平流层:12-50公里
- 同温层:50-85公里
- 中间层:85-600公里
- 热层:600-2,500公里
- 外层:2,500-10,000公里
大气层的作用
大气层对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。它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和X射线,保护地球表面的生命不受到它们的伤害。此外,大气层还能保持地球表面的温度适宜生命生存,同时也是天气形成的重要因素。
大气层的变化
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,大气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。例如,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因为人类排放的化学物质而遭到破坏,导致紫外线辐射量增加,对地球生命造成威胁。
总结
大气层是地球与外部空间之间的分界层,对地球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。大气层的高度因地而异,包括对流层、平流层、同温层、中间层、热层和外层。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,大气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