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介绍了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这句名言的来源和含义,以及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体现。
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是唐代诗人陈子昂所作《登幽州台歌》中的一句名言。这句名言形象地表达了劳动的辛苦和付出的价值。
《登幽州台歌》是一首描写陈子昂在幽州台登高远眺的诗歌。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、历史风貌和个人感受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。
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出自诗的第十七句,它前面的几句是:“登台海茫茫,望岳北风吹。胡天八月即飞雪,忽如一夜春风来。”这几句描写了诗人登上幽州台所见到的壮丽景色和自然奇观,而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则是在此基础上引申出的哲理性语句,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。
这句名言通过盘中餐的形象,将平凡的日常生活与劳动的辛苦联系在一起,表达了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艰苦付出的价值。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“勤劳致富”的重要思想体现。
总之,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这句名言是陈子昂《登幽州台歌》中的一句名言,体现了劳动的辛苦和价值,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“勤劳致富”的重要思想体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