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介绍了“稗”、“畋”两个字的读音和意思,以及它们组成的成语“稗畋”的含义和在古代文学中的运用。
“稗”和“畋”是两个比较冷门的汉字,不少人可能不知道它们的读音和意思。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它们的读音和意思,并探讨它们放在一起的含义。
1. “稗”怎么念?
“稗”是一个三声字,读音为bài(音近“白”)。它有两个基本意思:
- 一种杂草的名称,也叫“粟稗”。
- 一种古代的计量单位,相当于现在的一斗。
2. “畋”怎么念?
“畋”是一个四声字,读音为tián(音近“田”)。它的基本意思是“打猎”,也可以表示“游猎、游荡”等意思。
3. “稗畋”是什么意思?
“稗畋”是一个成语,意思是“杂草丛生、猎物稀少”。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环境恶劣,没有什么值得追求的东西,或者形容一种情况比较艰难、困难。
4. “稗畋”在古代文学中的运用
“稗畋”这个成语在古代文学中被广泛运用。例如,《红楼梦》中就有这样一句话:“那里不是稗畋之地,何必多言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指那个地方环境不好,没有什么值得追求的东西,不必多说。
另外,唐代诗人王之涣的《登鹳雀楼》中也有“稗畋风光好”的诗句。这句话的意思是指那个地方的环境虽然恶劣,但是却有非常美丽的景色。
总结
“稗”、“畋”两个字的读音和意思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。而“稗畋”这个成语的含义则是形容一个地方环境恶劣,没有什么值得追求的东西,或者形容一种情况比较艰难、困难。这个成语在古代文学中被广泛运用,现在仍然有人使用。